「少子化」是台灣面臨的重要課題,它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如何呢?產業的轉型,包括製造業、服務業、醫療、長照乃至綠色經濟,如何整合,讓台灣提高產業價值,走出困境?

請聽前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、經濟學家李誠教授,帶來台灣產業轉型的方案與方向,讓我們看見未來的希望!

 

主持人彭宗平教授(以下簡稱彭):

歡迎收聽《台灣的明天‧明天的台灣》,我是彭宗平。我們這一季討論的主題是少子化,上個禮拜很榮幸邀請到前中央大學的代理校長李誠,跟大家分析未來少子化勞動人力如何規劃。這禮拜要繼續請李教授來這裡跟大家分析,未來產業如何轉型,以及發展的趨勢。李教授您好。

來賓李誠教授(以下簡稱李):各位聽眾大家好。

彭:李教授,未來因為少子化的關係,人力減少,產業要能夠繼續發展,台灣要有更高的競爭力,勢必面臨產業的轉型,以及產業的重新規劃,包括產業升級等。您怎麼看未來台灣的經濟發展跟產業的轉型?我們應該怎麼做?

 

1. 第一個轉型方向:外銷台灣的「服務」

李:台灣有兩個方向可以做,第一個台灣的產品必須要出口。台灣的市場太小了,根本不能維持2300萬人的生活,所以我們一定要出口。過去我們是靠製造業,做了很多產品在世界上名列前茅,比方說我們的電腦、我們的滑鼠,占全球市場的比例都很高。

但是現在,我們已經走入服務業時代,問題就出在這裡,因為走入服務業時代,我們並沒有拿服務業做「出口」。服務業可以出口的,服務業不是靠內需市場。比方說牙醫,我們植牙的技術很好;我們的眼科醫生,技術也是一流的;心臟開刀、換心等等,台灣的醫療技術在國際上都很知名。台灣的第一流人才都念醫學院,現在卻找不到人做外科醫生,因為外科醫生被告的很多,在健保體制下受到的限制也很多,拿不到高薪,所以很多的外科醫生到中國大陸去了,在那邊開刀隨便喊價,沒人管他。

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些「觀光事業」弄好,觀光事業不只是來看台灣,OK?現在的人都是看日月潭。我說的是來台灣體檢、來台灣植牙,美國人應該很高興做這樣的事,大陸人也很能做這種事,因為他們現在有錢。我們這方面相對而言技術高明,價錢又很便宜,所以我們要把服務業變成能夠出口,醫療服務就是一個好例子。出口我們的觀光事業,是將高等的旅館、高等的會議場所、高等的醫療技術,變成我們重要的觀光資產。而不是像現在,觀光只能去看日月潭,看完就沒有了。相對地,單單是植牙、眼睛開刀、心臟開刀,在美國都是很貴的,所以他願意付你這個錢到台灣來開刀。

要是能夠發展這塊,就可以帶動長照事業。台灣目前的長照事業,缺點就在於用的不是專業人士,你看瑞典婦女的勞動參與率很高,他們用的就是受高等教育的人來做長照,不是看到你不跌倒就算了,不是看到你不受傷就算了,還看到終身教育,和你一起不斷的成長。如果能這樣做,台灣的婦女44歲就願意參與勞動市場了,因為她被視為專業人士,心態就不一樣了。

另外我們講到機器人,我們看到日本的發展,日本人這一點我們是該學習,他們的機器人產業都是製造業跟服務業合起來的。他們的製造業就做機器,各種機器人都做,而他們的服務業就告訴製造業,我們在鄉下如何應用機器人。服務業說出老年人要什麼,製造業都有辦法做成。所以不只是發展機器人,在各種領域,我們把製造跟服務這兩塊連結起來,就可以發展了。

彭:對,所以您提到服務業要轉型,機器人不僅要利用在製造業,其實服務業也是……

李:很重要很重要的一塊。

彭:有很大發展的潛力。這其實就是未來產業提高附加價值的方式,對台灣的永續發展是很重要的一個方向。

李:而且要能出口。

彭:是,但是好像台灣人在服務業這方面,真的還停留在ABC這種基本的層級,包括您剛才講的觀光這個部份,就只是把我們現有的東西,拿出來讓人家看一看,但是後續整套的措施……

李:沒有。

彭:如何再增加它的附加價值,這部份好像大家沒有想到。您是知識經濟的專家,怎麼把知識用在服務業的轉型呢?

李:換個例子來談,比方我們的旅館業就是旅館業,美國的旅館業就不一樣了。第一次送什麼報給你,發現是看《聯合報》的,他就記住了,下次你來的時候,他就送《聯合報》給你;你看《經濟日報》的,他就送《經濟日報》。你看什麼報,他送什麼報,你看《自由時報》?好,我就送《自由時報》給你。你的包裹在處理中,是怎麼樣處理;你下一站是到哪裡去,他幫你訂好,飛機票都給你訂好等等,都幫你做好了。

彭:對,嚴長壽先生經營亞都麗緻,他的商務旅館就有這個模式。你在這邊住了一個晚上,下一次你再來這個房間,你以前所喜歡用的東西,他早就幫你擺在這個地方了。所以未來的產業也要轉型,李教授特別提到,過去都談到製造業,但事實上服務業我們有很大的潛力來轉型,而且我們服務業的水準是相當高的。特別在醫療這個部份,或是長照事業將來怎麼樣能夠進一步提升,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。

 

2. 善用台灣優勢產業,提升服務業附加價值

其實我們台灣過去是一個勞力密集的經濟體,後來進步發展到所謂的資本密集,現在走向知識經濟。而且台灣在製造業有很亮麗的成果,包括我們的資通訊非常的發達,半導體、光電產業在世界上都是執牛耳的地位。怎麼樣善用台灣現有的優勢產業,包括資通訊等,如何把它隱含到服務業裡頭,讓服務業的競爭力跟附加價值更為提高?

李:好,現在談到服務業的時候,我們的企業家,存在的是過去的思考,就是降低成本,一天到晚講cost down、cost down,一到勞基法要修改了,要提升某些費用了,最低工資要提高了,就緊張了,反對了。看看美國、德國、法國、英國最低工資都比我們高,為什麼他們能夠到這個程度,就是他們的生產力強。

譬如我們常常講的,你不要看我一個博士,現在的一個博士,等於有250個博士在後面,因為我經常可以看人家的著作、人家的報告,等於人家幫我做了研究。管理學院有一個人叫他的司機去學電腦,司機回答說:老板,我不能學電腦啊,要有碩士以上的學位才能夠學,我只有小學程度啊!那人說你不學,我明年就要fire(解雇)你。司機就跑回去,問人家怎麼學,得到的答案是,這個還不簡單,這個hand held掌上型電腦並沒有多複雜嘛,某某人要哪幾天演講,你可不可以記錄?報帳你可以報嗎?那個司機就學會了。我對那個人說,你再把司機訓練一下,就連你的中文秘書都不需要了,再來連你的英文秘書都需不要了,你只要先設好例子,他只要按A one、A two、A three,B one、B two、B three,一按這些鈕就可以完成許多工作了。反正你不要司機寫文章,這樣就可以替代秘書了。

所以我要講的是,現在我們的製造業很發達,我們製造業很講究效率。但現在不是效率的問題,也不是規模的問題,我們常常要發展規模,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創新,要把製造業跟服務業聯合起來。怎樣把你的電腦跟服務業連起來呢?你要觀察人的行為,觀察人家需要什麼,然後做人們需要的東西,一定要把製造業跟服務業連結起來。

比方說一個手機,手機有多少成本?很少,它的營收靠裡面的program(程式),靠裡面的software(軟體)來賺。你想去臺北的哪裡,坐捷運去哪裡,哪裡可以停車,或者是我想吃牛肉麵到哪裡吃牛肉麵,都是裡面的program(程式)為你服務,靠裡面的功能增加了來賺錢。所以我們一定不能只靠製造業,製造業是需要的,但是製造出來的東西必須讓服務業用得到。不是單單看台灣人用不用得到,還看美國人、英國人需要的是什麼。

話說哥倫比亞大學有兩個畢業生,MBA畢業的學生,他們到紐約去找工作,因為MBA念的是財務,工作的薪水很高。但是他們發現,為什麼紐約有人在廁所裡面睡覺?在樓梯裡面睡覺呢?原來這些人跑很遠到紐約上班,他不能回家再來,租一個旅館當然很貴。所以他們發明了睡覺椅。睡覺椅不只是椅子,而是服務,租給你20分鐘睡覺,10分鐘遮住你,然後起來花20分鐘吃中飯,最後10分鐘走回去上班。他們在國際building(辦公大樓)裡面帶來這個睡覺椅,就發財發得不得了,大家都去睡覺了。

還有一個例子,這個品牌在台灣也有,叫做Cold Stone冰淇淋。發明的人是什麼背景?原來他在紐約被lay off(辭退)了,他回到亞利桑那州去,天氣熱,他自己很喜歡吃冰淇淋,也看到美國人熱愛冰淇淋。後來他發現有些小孩子,對各種配製好的冰淇淋都不感興趣,他就發明了一個方法,前面放五六種材料,比方M&M’s牛奶巧克力等,客人點一種,他就加進冰淇淋攪拌一下。概念很簡單,你不喜歡配好的冰淇淋,就告訴我你要哪一種冰淇淋嘛。巧克力的,OK,給你拌一拌,草莓的也給你拌一拌,這就是你自己做的冰淇淋了。

彭:成了綜合冰淇淋。

李:這種口味只有你有嘛,所以吃起來很過癮。顧客即使出高一點價錢,也願意買這種冰淇淋。

彭:所以您特別提到這些例子,就是建議怎麼樣把製造業跟服務業加以整合,從整合裡面找出創新的點子。這是將來我們提高生產力很重要的一個方向。

李:對。

 

3. 產業升級與綠色經濟

彭:另外的一點,當然還是產業的升級和技術的創新。

李:對。

彭:在未來我們少子化的情況下,怎樣提高生產力跟競爭力?我常常在很多場合聽到您在提倡所謂的綠色經濟,在未來是一個很重要的趨勢,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?

李:我是學經濟的,我講綠色經濟主要是著眼於,我們過去的經濟模式是錯誤的,把現有的資源都耗盡了。你看中共發展得很厲害,生產力很高,但是他們把祖先所存下來幾萬年的煤和石油等,許多礦產都用完了,接下來就沒有了,這是不行的。所以講綠色經濟,就是環保跟人力資源的組合,要環保,但綠色經濟除了環保,一定要結合人力資源才能做起來。

發展綠色經濟主要做什麼呢?就是發展綠色的就業。我們的就業率很低,失業率很高。但我們是可以克服這個困難的,因為我們有很多的綠色工作。綠色工作不是收垃圾這種低階工作,綠色工作一定要穩定,一定要高薪,一定要尊重人權,有幾個條件要遵守。我們簡單地講,這就是優質的工作,我們創造了優質的工作,又環保的話,我們就能保護人民。現在全世界都這樣,推動環保,我只要有一個label(品牌標籤)讓人家肯定,台灣出產的產品都是環保的,我們就沒有食品中毒的問題,大家就要買台灣的產品。所以我致力提倡發展綠色企業,我們的產品一定要綠色的,一定是環保的,就能夠出口我們的產品到全世界各地去。

彭:不過我們談到所謂的綠色經濟,常常會有一個迷思。我有一個瑞典的朋友告訴我,他說他看台灣,一談到這個所謂的綠色,大家就談商機在哪裡,怎麼樣把它落實在產業。可是他說歐洲人看綠色,他們是把它變成一種生活方式,生活行為的改變。剛才您提到綠色經濟,也提到要創造跟綠色相關的工作,還有怎麼樣吸引更多的人來從事這種行業,然後落實到生活裡頭去。但在台灣,對於這個部份大家好像沒有覺悟,沒有這樣一個意識。

李:在美國,在加拿大,在歐洲,假如有兩個不同的廠商,一個薪資比較高,另一個薪資稍微低一點,但是低一點的,假如它環保的話,他們看到很多人都願意接受,而去應徵。所以他們用綠色企業作為一種employer branding,就是打造雇主的品牌,它能吸引最優秀的人才。在台灣我做過調查,這種情況在台灣不多,台灣人還是看薪資最多,我們這點連中國大陸都趕不上。中國大陸的南邊很多人講薪資,但是在北京可能走不通,因為一天到晚都有汙染的霧霾,大家意識到環保很重要,所以他們注意環保的事情。可惜台灣還沒有到這個程度。

彭:不過這個可能要兩方面一起來努力,我們的政府一直推出一些政策,可是真正的執行力好像也不是太強。人民所感受到的,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習慣也沒有真正的落實。發展綠色經濟,絕對是未來台灣永續發展很重要的指標,可能要很多方面一起來配合,因為台灣天然資源短缺,如果要永續發展,綠色經濟絕對是一個重要的方向。

我們今天很高興跟李誠教授再來討論,在未來少子化的趨勢下,我們產業轉型的方向。李教授特別提到,服務業可以轉型,可以升級,而且製造業與服務業透過整合找出創新的方向,最後他也提到台灣應當發展綠色經濟。今天的節目就進行到這裡,下個禮拜,我們將為少子化這一系列節目做一個總結。《台灣的明天‧明天的台灣》我們下週再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