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夕守歲的年俗最早見於魏晉南北朝,西晉周處的《風土志》說:除夕之夜,各相與贈送,稱為「饋歲」;酒食相邀,稱為「別歲」;長幼聚飲,祝頌完備,稱為「分歲」;大家終夜不眠,以待天明,稱曰「守歲」。守歲有兩種涵義,年長的人辭舊歲象徵珍惜光陰;年輕人則祈求父母長壽,故除夕晚又稱「長壽夜」。「不睡」在台語中是「不睏」,而「睏」字諧音「困」,守歲也是靜待不困窮的新一年來到。

春節習俗許多都充滿著愛人愛己的寓意,比方許多人家過年吃的餃子,來自對貧民挨冷受凍的憐憫;貧家婦人空剁砧板的淒冷聲提醒著多做公益、同時勿浪費;守歲更是珍惜時光以及孝道…..。過年並不只是「一夜連雙歲,五更分兩年」的一個時間點而已喔!